国外
1. 瑞银资管:中国股票估值仍具吸引力,国际投资者回流中国市场
瑞银资产管理中国股票主管施斌表示,在经历了年初的反弹之后,MSCI中国估值回到约13.2倍前瞻市盈率,略高于过去十年的均值。尽管市场上涨明显,但目前的估值与投资者参与度均明显低于历史高位,仍然“远没有到过热的程度”。包括长线基金和对冲基金在内的全球投资者正在积极参与中国股票的基石投资与二级市场交易。施斌进一步表示,当前,外资大多选择通过ETF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而非主动管理型基金。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仍处“技术性修复”阶段,要实现持续资金回流,投资者仍需看见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与可持续性增长的迹象。瑞银资产管理主动型多元资产投资组合经理傅钰表示,未来6-12个月继续看好亚洲资产。MSCI亚太(除日本)前瞻市盈率约15倍,明显低于MSCI全球的20.5倍。尽管今年已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亚太地区的配置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资金回流空间巨大。 (上证报)(财联社)
2. 路透调查:标普500指数明年上看7490点,未来三月或现回调
路透社对股市策略师的调查显示,在美国经济保持健康、科技公司表现强劲及美联储维持宽松政策的推动下,标普500指数预计将从当前水平至2026年底上涨约12%。根据11月14日至25日对超过45名策略师、分析师和投资组合经理的调查中值预测,标普500指数将在2026年收于7490点,较当前水平上涨11.7%。若2025年股市收高,这将是该基准指数连续第四年上涨。在回答附加问题的14位受访者中,8位认为标普500在未来三个月出现回调的可能性较大。分析师指出通胀可能回升以及降息前景不确定性是整体乐观预测面临的风险。调查预测道指明年收官于50,566点,较当前上涨超7%,该指数周二收于47,112.45点。
3. Pepperstone:鲍威尔立场未知,但可以假设他会支持12月降息
Pepperstone研究主管Chris Weston表示,“市场高度关注每位美联储票委的立场及其对12月降息的看法。鉴于市场(和美联储)尚未拿到通常会影响其政策决定的数据,这是合理的。也许最大的未知数是鲍威尔本人的观点,但总的来说,人们可以假设他会投票支持12月降息。”到目前为止,降息押注的突然转变对美元的影响有限。美联储官员对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动仍存在分歧,因为该行仍没拿到全套数据。Weston说:"在劳动力市场脆弱、美国短期和长期通胀预期都在下降的情况下,12月维持利率不变将是一种脱节,市场可能反应不佳。"
4. 瑞穗证券:“哈塞特”效应或令美元承压
瑞穗证券分析师瓦拉坦说,由于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大幅上升,美元保持稳定,但随着哈塞特被提名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可能性大幅上升,美元汇率出现下跌。市场似乎并未质疑美联储的独立性,美联储威廉姆斯、沃勒和戴利都支持12月降息。不过,瓦拉坦指出,投资者正在消化哈塞特可能导致美联储政治化的因素。他说,“哈塞特效应”可能会给美元蒙上阴影,并补充说,只要美联储主席任命的这种政治上顺从的看法没有消除,美元的贬值风险仍然很高。
5. 高盛:俄乌和平协议若能达成,国际油价将下跌5美元
高盛集团石油研究主管Daan Struyven称,如果乌克兰和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可能会使该机构的基本油价预测下调约5美元/桶。高盛对明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的基本预测目前为每桶56美元,“如果美方制裁有可能解除的话,我们预计油价将比该预测值再低约5美元,即2026年布伦特油价略高于每桶50美元”。
6. 荷兰国际:英镑的隐含波动率在预算公布前上升
荷兰国际集团的分析师Francesco Pesol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在周三英国预算案公布前,欧元兑英镑的隐含波动率正在上升。 他指出,欧元兑英镑一周期隐含波动率与已实现波动率(衡量过去一周实际波动的指标)之间的差距,已扩大至2022年迷你预算案引发市场动荡以来的最大水平。 Pesole表示,“这表明尽管长期英国国债有所回升,但外汇市场对明日预算案仍存忧虑。”
7. 荷兰国际:在财政刺激措施生效前,德国经济仍停滞不前
荷兰国际集团的分析师Carsten Brzeski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在财政刺激措施开始生效之前,德国经济将继续停滞不前。对季度GDP的第二次预估证实了第三季度的停滞,因私人消费和净出口拖累了经济,而公共消费和投资则支持了经济活动。Brzeski称:“不幸的是,短期前景不容乐观。想想关税、汇率走强,以及政治紧张局势和不确定性等因素。”但在当前季度之后,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他表示,由于德国议会预计将于本周批准2026年的预算,今年的公共投资不足加上明年的全面财政刺激措施,应该足以推动德国摆脱停滞。
国内
1. 东方金诚:美元上行空间有限,人民币有望稳中偏强
今日,人民币汇率刷新逾1年来高位,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收复7.09关口。展望来看,业内认为,后续美元指数上行空间有限,人民币走势则将稳中偏强,四季度的季节性结汇需求将为人民币走势提供重要支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伴随美联储未来还可能继续降息,美元指数上行空间有限。不过,年初以来美元跌幅巨大,市场对包括美联储降息等在内的利空因素有所消化,后期美元指数也会展现出一定抗跌韧性。“经济基本面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重要的内在支撑,预计短期内人民币还会处于偏强运行状态。”王青表示,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美元走势、人民币中间价调控力度,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和节奏。(上证报)
2. 中金:锂电新一轮上行周期启动,储能有望成为核心“推手”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2025年以来伴随产业链价格逐步企稳、供需结构改善,锂电底部反转趋势显现。展望2026年,看好锂电新一轮上行周期启动,储能有望成为核心“推手”。同时,以固态电池为主线的新一轮锂电技术大周期加速迎来产业化拐点。投资策略:1.主线一:看好储能需求超预期,带动板块反转趋势加速。重点推荐:锂电材料(6F、VC、铁锂正极)、电池、泛零部件;2.主线二:看好新技术作为锂电板块高斜率的投资方向,2026年产业化有望持续突破,重点关注固态电池、钠电池及其产业链;3.主线三:看好政策加码下、充电桩建设回暖,新场景起量或产业趋势确立带来价值重估。
3. 中银证券:AI泡沫确实存在,但目前整体风险相对可控
近期,投资者对AI泡沫的担心持续上升。就此,在11月26日举办的中国银河证券2026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会上,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表示,AI泡沫确实存在,但会否演变成危机,目前来看还为时尚早。章俊提到,IMF将当下与互联网泡沫进行了对比,从市盈率和投资热度等指标来看,目前整体依然相对可控。美联储加息是刺破互联网泡沫的重要原因,但当下是美联储和全球降息周期,政策风险可控。不过与此同时,他强调,目前全球经济的韧性远低于当年,因此指标的可比性也还是存在不确定性。(证券时报)
4. 国海证券:A股有望延续慢牛走势,科技仍是主线
国海证券“2026资本市场年会”11月26日在南宁举行,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在对2026年进行宏观经济展望时表示,A股有望延续慢牛走势,其中科技仍将是主线。夏磊谈到,当前高层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关乎亿万投资者切身利益。同时,目前A股市场具备牛市的流动性基础,居民存款形成蓄水池,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支持,截至2025年10月我国住户存款余额达162.6万亿元。(证券时报)
5. 国金证券:当前AI发展并无明显泡沫,继续看好AI核心硬件标的
国金证券最新研报称,认为当前AI发展并无明显泡沫,北美四大CSP(谷歌、meta、微软、亚马逊)高资本开支具备可持续性,且有进一步提升空间。OpenAI、英伟达、AMD等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仍然较为初期,且采用股权投资形式,较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债权形式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有所降低。股价层面,相较于互联网泡沫时期,当前主要AI企业的股价增长主要来自EPS驱动,AI to B商业模式的逐渐闭环以及融资环境的友好,有望继续支持AI高速发展,继续看好AI核心硬件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