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周四凌晨02:00,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4.00%,为三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会议降息,以防止近期招聘放缓演变成更严重的经济问题。
两位决策者对此决定投下反对票:美联储理事米兰再次主张应更大幅度地降低借贷成本,支持降息50个基点,而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则认为在通胀仍然持续的情况下不应降息。此次分歧性表决标志着自1990年以来,决策者第三次在同一次会议上同时出现主张更宽松和更紧缩货币政策的不同意见。
美联储官员担忧就业增长势头可能正在减弱。不过,美联储官员也承认,由于政府停摆,他们在决策过程中面临信息滞后的限制。目前的失业率数据仍停留在8月——即最后一次正式公布非农就业报告的月份。同时,声明指出,“现有指标显示”经济仍以温和速度扩张。
市场对此次降息的预期早已根深蒂固,因此焦点已转向美联储年内最后一次会议——12月的决策。本周的讨论将决定,美联储届时是否可能暂停降息而选择观望。
9月份时,略占多数的官员预计今年还会再降息两次,因此外界普遍认为12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依然较大。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官员认为,上个月之后不应再进一步降息。
这些官员更担心通胀问题——通胀率已连续数年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并且今年停止下降,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总统加征关税后商品价格上涨。
通常,美联储在两次会议之间发布的经济报告有助于弥合内部分歧。但这次缺乏新的劳动力市场指标,使得官员们失去了可以用来消除分歧的重要信息。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前美联储高级顾问威廉·英格利希(William English)表示:
缺乏及时而全面的数据意味着“他们自9月以来其实没有获得太多新信息,因此他们的立场大体仍停留在9月时的状态,但不确定性却更大。”
若缺乏明确数据显示就业市场显著恶化,支持超过25个基点的降息就变得困难。同时,随着每次降息幅度的累积,“何时停止降息”的问题变得愈发迫切。
纽约梅隆投资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前美联储高级顾问文森特·莱因哈特(Vincent Reinhart)指出,
从鲍威尔及其他美联储官员近期在本次会议前的表态来看,未来要证明不再需要进一步宽松,数据标准将更为严苛。鉴于当前数据空白,他们很难在12月不降息。相比暂停,继续降息反而更容易。
尽管今年的焦点仍在通胀,但真正的核心争论在于劳动力市场。许多官员愈发确信,由关税推动的价格上涨不太可能重现,因为劳动力市场本身已变得更加脆弱。换言之,如果就业市场不再“火热”,通胀之火也难以继续燃烧。
政策制定者正试图厘清,每月新增就业放缓,究竟是因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减少,还是因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的三个月内,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约为2.9万个,低于去年同期的8.2万个。
降息可以提振疲软的需求,但无法抵消劳动力供给减少的影响。多项模型显示,移民政策变化可能使维持失业率稳定所需的月度新增就业岗位数下降至5万个以下,而疫情前约为9万个,在疫情后移民激增期间一度高达15万个。
2008年至2023年担任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的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
他们是否真的调整了思维,认为每月新增5万个就业岗位其实也完全没问题?我不确定所有人都已经接受这一观点。强劲的消费者支出、高企的股市以及整体经济活动增长,可能意味着在近期通胀反复的背景下,美联储应放慢降息步伐。市场目前对12月降息的预期有点过于乐观了。现在的判断几乎完全依赖于非农就业的放缓。
除了降息决定之外,美联储还宣布将重新启动有限规模的国债购买计划。此举是在货币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迹象后作出的,而美联储此前已承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根据资产负债表调整计划,从12月1日起,美联储将保持持有资产总量在月度上大体稳定,但会通过将到期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收益再投资于美国国债短期票据,以调整资产组合结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北京时间02:30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明此次会议结果,并就经济形势发表最新看法。